上世纪90年代,为了保护鲑鱼溯河产卵的栖息地,西雅图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随后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年当银大马哈鱼沿河洄游产卵后,90%的鲑鱼都突然死亡,如果碰巧赶上暴雨,在几小时内就会有大量鲑鱼死于非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导致大马哈鱼神秘死亡的原因,希望找到这个神秘杀手。
临危受命破解谜题
201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Edward P. Kolodziej教授团队开始着手破解这一未解之谜。科研团队在做了大海捞针般的实验后,最终将目光锁定到了汽车轮胎上,从而揭开了大马哈鱼神秘死亡的原因。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了2020年12月3日的《Science》上。
轮胎成“神秘杀手”
根据《Science》杂志,造成大马哈鱼死亡的原因是因为鱼体摄入一种化学物质,该化学物质被广泛用于保护汽车轮胎抗氧化。这种轮胎抗氧化剂(通常称为6PPD)与臭氧接触形成了6PPD-醌的化学物质,据科学家称,有毒的6PPD-醌是在残留在道路上的轮胎颗粒中发现的,在实验中少量6PPD-醌就可以杀死大马哈鱼。
研究者发现对大马哈鱼来说,6PPD -醌绝对属于“鹤顶红”级别的毒药,半数致死浓度LC 50只有0.79±0.16 μg/L,而轮胎滤液的半数致死浓度为0.82±0.27 μg/L,也就是说轮胎里面最毒的物质莫过于6PPD-醌了。
图. 6PPD -醌的鉴别及其形成过程。(A) 6PPD -醌的液相色谱图;(B) 6PPD -醌的质谱图;(C) 6PPD -醌的形成过程。
热耳科技提供化学物质6PPD -醌的同位素内标及其标准品,帮助科研人员进一步揭开新型污染物6PPD -醌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