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塑料相继在人体血液和肺部被首次发现,这些微塑料接下来会到何处?它能被清除吗?还是聚集在某些器官内,甚至通过血脑屏障?由此带来的人类健康问题值得警惕!
什么是微塑料?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实际上,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
随后,科研人员相继在人的大脑、肠道、粪便以及婴儿胎盘中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由微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体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
2022年3月份,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科研团队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国际期刊上。
研究人员从22名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中,发现17人的血样中含有微塑料,概率高达77.2%。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塑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种塑料被广泛用于制造饮料瓶;超过1/3的血液样本内含聚苯乙烯(PS),PS塑料被用于制造一次性食品容器等。
首次在活人肺部发现微塑料
2022年4月份,来自英国赫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活人肺部发现了微塑料。相关科研成果于近日发表在了环境科学领域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这项研究的样本取自13名接受手术的患者的肺部组织,其中11例发现微塑料。最常见的颗粒是用于塑料包装和吸管的聚丙烯(PP),占到了23%,以及用于制造瓶子的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PET),占18%。这表明,微塑料不仅仅通过水、食物等侵入人体,现在连呼吸都不能幸免。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对动物进行微塑料暴露实验,证明了微塑料可能造成炎症和细胞损伤等。尽管对于微塑料是否危害人体健康尚无研究证实,但有研究人员担心,长期暴露于微塑料中会对人体细胞造成损伤。
热耳科技公司是剑桥同位素总代理(Cambridge Isotope Laboratories)。提供用于微塑料研究领域的同位素标记物。
微塑料同位素内标(氘代聚苯乙烯)
氘代聚苯乙烯内标,是剑桥同位素研发的第一个稳定同位素标准,帮助研究人员在快速增长的微塑料研究领域使用 Pyrolysis GC-MS 分析。
氘代聚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