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冬眠时,通过降低新陈代谢来减少能量需求和实现长期禁食,从而度过食物匮乏的冬季。长期禁食期间,动物会促使身体分解肌肉蛋白质获取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为肌肉萎缩,产生铵,铵进一步转化为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外。动物体内不断失去氮,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因为氮对蛋白质和核苷酸的合成至关重要。禁食期间无法从食物获取氮,哺乳动物如何在冬眠时维持蛋白质稳态一直是个谜。
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Fariba M. Assadi-Porter教授团队,以冬眠动物地松鼠(Ictidomys tridecemlineatus)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肠道菌群在动物冬眠期间的功能作用,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或有助于研究改善肌肉萎缩的干预方法。相关科研成果以“Nitrogen recycling via gut symbionts increases in ground squirrels over the hibernation season”为题,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国际期刊《Science》上。
研究人员将地松鼠进行分组实验,分别向其腹腔注射13C/15N标记的尿素,一段时间后分组饲喂含13-菊粉或13C-甘露醇的生理盐水。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分析了其肠道菌群介导的尿素氮循环再利用的情况。
结果显示:相较于夏季,冬季地松鼠肠道的尿素通道蛋白表达升高,促进将血液尿素转运至肠腔,且菌群的尿素酶基因及其携带菌丰度升高,促进将肠腔的尿素转化为氨和氨基酸等代谢物。这些菌群代谢物被宿主吸收,再转化为宿主的含氮代谢物和蛋白质,实现氮的回收利用,维持宿主蛋白质稳态。
热耳科技提供用于研究尿素循环全系列同位素标记物。
另外提供代谢底物纤维素产品等。